2025年7月5~8日,中国材料大会2025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120个“卡脖子”和“前沿必争”领域论坛全方位直击国家重大需求。这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技三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大战略思想,着力服务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推动我国由“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根本性转变的又一重大举措。大会从1986年首届的300人,历经25届,已经发展成为今天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3万人国家级学术品牌大会,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在服务国家大局上“不忘初心,奋勇前行”的坚强决心。
中国材料大会不是以学科分类设置论坛的大会,而是一个以国家重大领域问题解决设置论坛,同时在论坛之间构建国家战略体系和前沿交叉的大会,是促进中国新材料协同发展的大会。历届大会都邀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悉数出席,使得大会已发展成为国内外新材料领域学术水平最高、涉及领域最广、前沿动态最新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推进面向全球新材料发展的中国学术高地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李元元院士主持,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魏炳波院士致辞。
魏炳波理事长在致辞中指出,过去的十余年里,中国新材料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研发水平步入世界前列,“产学研用金”的协同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中国新材料正书写着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壮丽诗篇。然而,我们看到,全球科技正呈现出分立化、多元化的新趋势,全球技术体系的融合出现了不可预测的多变性,这些新形式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孕育着无限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下,中国材料科技工作者践行国家使命与担当,积极抢占全球新型技术体系的制高点,着力推行面向“一带一路”产业发展的“中制”标准体系,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材料发展模式。从当前的发展势头看,我们满怀信心,从“材料大国”迈向“材料强国”绝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开幕式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颁奖仪式首先颁发首届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新材料大奖-终身成就奖。颁奖现场,庄严神圣,在嘹亮的号声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法人、常务副理事长谢建新院士满怀激情地宣布,首届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新材料大奖-终身成就奖获奖人为周廉院士和黄伯云院士,每人奖金100万元。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谢建新院士首先宣读了奖励委员会写给周廉院士的颁奖词,颁奖词中提到“从超导临界电流突破,到钛合金重器攻坚一线,周廉院士以毕生科研热忱,凭战略科学家之远见,擘画国家重大科技蓝图。数十载科研征途,自西迁三线淬炼岁月中走来,熔铸于心的坚韧,化为胸怀国之大者、矢志报国的磅礴力量,推动他将个人奋斗汇入时代洪流,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以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在超导与钛合金等前沿领域勇攀科技高峰。”获奖人周廉院士坐轮椅上台,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魏炳波院士、李元元院士分别将金质奖章和100万元支票授予周廉院士。周廉院士发表了获奖感言,他在获奖感言中说“感谢学会授予我这份崇高荣誉!”“如今八十五岁,我仍时刻关注着中国材料事业的发展。”“衷心祝愿:中国材料产业根深叶茂,材料工业日益强盛!”
紧接着谢建新院士宣读了奖励委员会写给黄伯云院士的颁奖词,颁奖词中提到“他用二十年的坚守,打破了国外对航空制动材料的技术垄断;他用自主创新的精神,让中国飞机装上了"中国制造"的刹车盘。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带领团队攻克了碳/碳复合材料制备的世界性难题,改写了中国民航飞机必须依赖进口刹车盘才能落地的历史。”获奖人黄伯云院士上台,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魏炳波院士、李元元院士分别将金质奖章和100万元支票授予黄伯云院士。黄伯云院士发表了获奖感言,他在获奖感言中说“我深深感谢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对我的鼓励”“中国的知识分子只有扎根祖国大地才能茁壮成长”“我还要继续努力,支撑国家大飞机的发展”。
两位德高望重的获奖人的事迹深深感动了现场所有的专家学者。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作为我国新材料领域的国家一级学会,设立新材料大奖-终身成就奖,旨在弘扬科学家精神,践行使命担当,鼓励材料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携手并进,攻坚克难,为早日实现“材料强国”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随后大会隆重颁发了2025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青年科技奖、博士生创新奖、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新办国际会刊《Transactions of Materials Research》和新办国际评论《Review of Materials Research》的Distinguished Paper、Gold Medal Paper的颁奖仪式。颁奖典礼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张平祥院士,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朱敏教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周科朝教授共同主持。
获得Gold Medal Paper的黄陆军教授代表获奖者发言,他说:“TMR、RMR两刊的创办,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学会积极响应国家打造高水平期刊的号召,致力于构建面向世界的中国材料学术高地,助力中国学者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强音。这不仅是学会的使命,更是我们每一位中国材料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Elsevier全球副总裁Peter Harrison发言。他说:“On behalf of all of my colleagues at Elsevier, I am delighted to be able to celebrate the launch in 2025 of these two exciting new journals with the Chinese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 theReview of Materials Researchand theTransactions of Materials Research. A journal launch is always exciting, to do two launches together in one year is incredible!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监事长李光宪教授和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段文晖院士主持大会报告。
刘昌胜院士做题为《组织再生修复材料的挑战与突破》的大会报告。
彭寿院士做题为《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战略布局与创新发展》的大会报告。
魏炳波院士做题为《空间材料科学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的报告。
出席大会开幕式活动的还有特邀嘉宾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主席团成员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长高瑞平教授、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长段文晖院士、中国造纸学会理事长曹春昱教授、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教授、中国晶体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俊良教授。
大会还举办了专场高端论坛,由王玉忠院士和郑伟涛教授主持。孙宝德教授做题为《金属材料凝固技术新进展及工程化应用》的报告,姚力军教授做题为《聚焦电子材料产业,强链补链,确保产业链安全》的报告,曾小勤教授做题为《基于微结构调控的先进镁合金设计》的报告,刘岗教授做题为《钛基氧化物太阳能光解水材料》的报告,毛传斌教授做题为《噬菌体生物材料:细菌天敌,诊疗新宠》的报告,叶恒棣教授做题为《钢铁流程物能耗散控制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的报告。
本届大会会期3天,在能源材料、信息材料、先进结构材料、环境材料、生物材料、超微结构与技术、材料设计制备与评价等七大领域设立103个分会论坛、3个前沿热点青年论坛、2个前沿闪报大讲台、1个结构材料共性技术院士专家报告会、1个材料颠覆性技术报告会、1个青年人才经验交流会、1个大型企业技术报告会、1个青年托举材料论坛暨第三期青托党校、1个2025知名高校材料院长论坛、1个新概念材料与前沿交叉科学发展2050高层论坛、1个材料期刊论坛、1个学术论文与基金写作能力提升班、1个中小学生新材料夏令营,1个新材料人才招聘会,1个新材料科研仪器展等。近3万人的大会当中专家、企业家占比61%,青年博士生39%,线上参会人数达到350万余人,国内新材料领域院士专家悉数出席,700余家大型企业、央企和上市公司的首席负责人出席了大会。中国材料大会在抢占全球新材料发展学术制高点,解决行业发展中重大共性问题和新兴产业推进中重大难题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我国“科技强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大基础科技力量。